
金北镇卫生院为积极响应医院预防与控制H7N9禽流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疾病防控,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流行病知识,做好基层服务。
一、病原学:H7N9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除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绍和海洋哺乳动物,H7N9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该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00C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0C)2分钟,可以灭活。
二、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也可密切接触、直接接触、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7天以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390C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咳白痰,可快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膈气肿、脓毒血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低,重症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五、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患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范围广泛。
六、预后: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七、诊断: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八、治疗:
1、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吸氧、解热、止咳化痰等。
3、抗病毒治疗:(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2)离子通道M2阻滞剂
4、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