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在陈桥镇新丰村六联组看到,78岁的吉文英老人在家中扫好地面后,立马将簸箕中的垃圾送往距离60多米的垃圾池,一切是那么的自然。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前后几个庄台上很少有垃圾的影子,村道两侧绿树成荫,一排排结构统一、色彩亮丽的庭院整齐排开,一些农户门前还栽种着蔬菜,田园气息十足。道路两旁,水流清澈的灌水渠犹如碧绿的丝带,村民们还自发在路旁栽种着玫瑰花、月季花、白玉兰等观赏性花卉。在这里,“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农村美景已经重现。
而十年前,这里的面貌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
村保洁员张汉英感慨万千:“那时候,垃圾根本没法处理,大家只能把垃圾倒进灌水渠和排水沟,恶臭刺鼻,蚊蝇乱飞,水渠两边的农户都不敢开窗。村里人编了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脏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
村民吉启国告诉记者,前些年,农民们房子造得挺漂亮,但脏乱差的环境让村民们吃尽苦头。“出门乘个凉,蚊子追着咬;在家吃个饭,苍蝇撵着跑。”如今,大不一样了。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河塘清澈,道路宽敞平坦,隔不远就有一个垃圾箱……
“如今,村里不仅建起了垃圾池,还组建了保洁队。我们保洁员将垃圾清扫到就近的垃圾池内,其他人再将垃圾转运到镇垃圾中转站,然后运到垃圾场填埋。”张汉英说。
令人更为欣喜的是,如今的镇里不仅有了垃圾场,还有了污水处理厂。
在万坝村邬南右侧,记者看到,占地约两亩的污水处理厂里整齐排列着缺氧池、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等设备。这个总投资500多万元、日处理污水40吨的污水处理厂,能够解决镇工业集中区所有企业和周边2000户、6500余人的生活污水,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 新农田灌溉。
随着垃圾中转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建设,村民们垃圾随手扔、污水出门倒的现象渐成历史,村民们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有了可喜的变化,一处处靓丽的生态村庄为新农村腾飞插上了希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