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2%

 时间: 2013-01-08 08:43  来源: 金湖网  作者: 刘劲  点击: 次
  • 金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2%

123.74万人次受惠县财政累计补助高达1.63亿元

 

指标实现度什么都能有,不能有病。

 

不要说那些刚刚跨入小康之门的普通农民,就是那些收入颇丰的殷实之家,一旦遇到个大病凶险,就难免一朝返贫。可以说,大病成了广大农民迈向小康之路的最大不定因素,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医疗救助问题,就是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了一道保险。

 

因为是医院的“常客”,陈桥镇万坝村64岁的村民老戴家境一落千丈。以2012年为例,他全年住院竟然达8次,医疗费用50485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这样的负担足以拖垮他和儿子两个家庭。幸运的是,“新农合”报销了39728元,8次住院他自己只花了1万多元。

 

拿着报销单据,老戴高兴地说:“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真正替老百姓考虑了。你看,我住院8次前后花了5万多元,报销下来自己只花了1万多元。而且,现在报销起来也方便多了,出院的时候就能即时报销。哪像以前啊,报销个费用,前前后后不跑个五六趟办不下来,把人都烦死了。”

 

九年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88%升至到98.2%,参保人口达22.5万人,县财政累计为123.74万人次、补助1.63亿元。

 

按照“江苏省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必须达到85%,而我县的新农合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2%,远远超过了省里要求的指标。

 

政府作为

 

所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时,人均筹资标准为20元,农民自主缴费和财政补贴各10元。到2011年,人均筹资标准已增至250元,农民只要拿50元,而财政补助高达200元。筹资标准增加了12.5倍,财政补助标准增加了20倍,而农民需要自主缴纳的费用只增加了5倍。合作医疗县镇政策补偿报销由30%提高至70%,补偿封顶线由13600元提高至13万元。

 

一方面,让补助标准涨上去,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卫生主管部门也在想方设法让药价降下来,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更多的普通农民。2009年以来,我县投入54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试行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1个镇卫生院、93个村卫生室、366种常见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制度试行当月,全县各镇卫生院的门诊量同比增长31.68%,药价总体降低了39%

 

要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还要让群众看得好病。近年来,我县已经累计投入3217万元,建成10个市级标准化卫生院、11个市级规范化防保所、70个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并先后建成金南、塔集等镇惠民医院,基本形成了农村“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并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60多人到高等医学院校定向委培,充实镇村医疗卫生队伍。

 

2010929日,我县鉴于参合农民看病住院往往都是个人先垫付、后批报,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患者出院后都要等几个月、跑好多趟才能拿到补偿款的实际,在经过调研、论证、实际操作测试的基础上,宣布从2010101日起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试行费用即时结报,2011年元月1日起全面正式运行,让农民领取住院补偿费用不再等、不再跑、不再难,真正从中得到更多实惠、更大方便。

 

群众感受

 

陈桥镇南宁村农民马士干16岁的儿子马荣成,5岁时便查出患有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去医院治疗。去年5月份,马荣成病情明显加重,稍活动后就感到呼吸困难、紫绀,有几次竟然晕厥在课堂上……医生告诉马士干,孩子必须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这可急坏了马士干,哪里付得起几万块钱的手术费啊。正当他愁眉苦脸束手无策之际,陈桥镇卫生院院长梁喜跃告诉他:“现在的新农合有了大病救助政策,报销比例较大,几万块钱的药费,自己只要花几千块钱就行了。”

 

“能有这样的好事?”将信将疑的马士干来到县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当面讲解了新农合大病救助的相关政策,还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帮他办理了相关转院手续,并与省人民医院取得联系,预约了就诊时间。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县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先行垫付了30000元医药费。最终新农合大病救助给他报销了27000余元,马荣成实际才花费了5000余元的医药费。

 

同样,由于患高血压、脑梗塞10多年,金南镇南望村62岁的王奶奶不但做不了农活,还一年到头要吃药,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王奶奶一直不敢到医院治疗。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接受了治疗。经过10多天的治疗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出院结算费用,4000多元的医疗费用,新农合报销加上医院减免的,王奶奶最后只掏了500多元。在村里和人聊天时,王奶奶说,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好啊,看病真的便宜多了,我这个“老病号”有救了。

 

也许老戴这样的医院“常客”、王奶奶这样的患者不算多,但是癌症和白血病这样的“大病”却是寻常多见,农村中有病不敢治的普通人家却是大有人在。一项惠民政策,一个人年补13万元,让多少人治愈了身上的疾病,挽救了多少生命,也拯救了多少家庭!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精彩图片

金湖网 网住你的精彩
关于ijinhu.com|苏ICP备1904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