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一个宜居宜业的小县

 时间: 2011-05-05 09:09  来源: 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作者: 韦国梅  点击: 次
  • 金湖一个宜居宜业的小县

一、县情基本概况

 

金湖,位于江苏中部,地处两省(江苏、安徽)三市(扬州市、滁州市、淮安市)交界。现辖11个镇、7个场圃,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37万。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00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金湖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内有宝应湖、高邮湖、白马湖,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1/3。县城坐落在美丽的淮河入江水道旁,2580亩的柳树滩湿地公园是县城的天然绿肺。金湖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等荣誉;2009年,金湖获得 “中国荷文化之乡、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湖鲜美食之乡”、最佳生态和谐环境美丽城市中国最佳环境县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县、“江苏省园林城”“江苏省卫生城等荣誉称号;2010年,金湖县被住建部表彰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近年来,金湖县在城市发展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贯彻执行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以人为本,实施城市人性化拆迁;狠抓城市安全管理,关心农民工切身利益,营造城市和谐稳定环境;快速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城市困难户住房问题,使县城成为投资创业的佳地,成为人们宜居生活的美地,城市与人、城市与社会、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走上了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断递增,达到 12.5万,城市化率45%,人均道路面积16平方米,绿地面积9.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8%,绿地率36%,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50公顷

 

1.城市生态文明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创建省园林城、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绿化环境,全面实施了城市重大民生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重大基础设施。

 

投入3亿多元,建成了金宝南线、新建东路、城东干道、黎东路、黎城路及同泰大道、理士大道北沿线工程;全面建成了同泰大道、衡阳南路、人民南路、园林南路与金宝南线的连接线,城东新区、城南新区主干道框架已基本拉开,老城区、开发区、城市新区道路逐渐贯通循环起来。城市道路总面积18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6平方米。在主干道建设过程中,快车道、路灯、污水管网排水、预留管线等基础设施也紧跟配套到位,改造了黎城路、金湖路、建设路西路、健康东路等老城区道路。引进华燊燃气、广汇燃气两个天然气供应公司,建成招商、天龙、广誉等三个液化石油气灌储场站。县城主干道路灯亮化率达100%。建成一期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全线完工18.4公里污水处理主管网和16.114公里的支管网,铺设河道截污管网3.5公里,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入网、集中处理。改造更新了自来水厂池组和生产工艺,改扩了自来水取水口,建成了饮用水源水质自动测监站,新铺自来水管网45公里,同时建设了总投资1亿元、日供水5万吨的第二水厂。 

 

结合淮安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环保专项活动,新建改造公厕53座,整治臭沟臭塘26处,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率达100%。落实了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污水排放整治措施,开展了烟尖、噪声治理,全面整改超标排放烟尘的锅炉,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环保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年工业污水排放100%达标,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天的天数占92.6%

 

2、城市绿化

 

以提高绿化质量、提高水乡文化特色品位、追求生态效果、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开展了国家园林县城和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金湖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20072010年中,新增城市绿化19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50公顷,绿地率达 36%,绿化覆盖率达 42%,人均绿化达到9.6平方米,城市绿化总投入达到3亿元,县城变美了,变绿了,国家园林县城提升了市民生活幸福指数。

 

先后在淮河路、金水河两岸、金宝南线两侧建设20-30宽的防护林带,建成城市防护绿地213.5公顷,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生态防护体系。实施了黎龙河、利民河、三里桥、金水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改造工程形成独具水乡魅力的滨河廊道风光带。突出抓好景观式道路和城市出入口的绿化建设,建成理士大道、同泰大道、衡阳路等景观大道3条,人民路、衡阳路、园林路、健康路、金湖路等生态园林式道路20余条,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初步形成,道路绿化率达100%。建成了尧帝公园、翠湖园、金泽园、人民公园、生态园、84广场、龙腾广场、飞天广场、理士随想园、龙港游园等公共绿地。今年,金湖县委、县政府把象征荷文化标志的荷花广场列入城市重点工程之一,启动建设了24平方米的荷花广场,向城区延续荷乡生态绿色文脉。结合旧城改造、土地出让、综合开发,实施拆房建绿、拆违还绿、扩地增绿,建成金湖大桥西侧、园林北路西侧、金莲纸业宿舍区东侧、桓裕广场西侧等一批城市节点、街头绿地30多个,实现了居民出行500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满足了市民休闲、晨练、娱乐的需求,绿地已成为城市“绿肺”。扎实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区)活动,建有金湖中学、电信局、住建局、供电公司、油田新村、龙港花园小区等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57个。同时,对8大老居住区及老城区金湖路、健康路、建设路、人民路等进行了绿化、净化等环境综合改造,全面了改善城市居住生态环境。

 

二、城市拆迁和谐发展

 

在城市拆迁方面,大力推进依法拆迁、文明拆迁、亲情拆迁,使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支持,实现了 “零上访、零投诉、零冲突、零裁决、零强拆、零事故” 的“六个零”目标,开创了全县和谐拆迁的新局面。

 

和谐拆迁舆论先行,首先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被拆迁人及时掌握拆迁政策,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使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人理解拆迁、配合拆迁、支持拆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审核拆迁许可证的颁发,加强拆迁资金管理,保证了拆迁补偿金及时兑付到拆迁户手里,切实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邀请县纪委、监察局、产权单位、被拆迁人代表监督拆迁的全过程,全面推行拆迁工作的“六项制度”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赢得了广泛的信任,争取到拆迁户的配合。注意用足政策,让惠利于民,实施“市场+保障”的人性化拆迁运作模式,实行房屋拆迁市场化,将拆迁补偿标准与现行的房地产市场接轨。在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有情操作、以情感人,最大限度帮助被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杜绝停电、停水、停气和阻断交通等粗暴野蛮手段迫使被拆迁人搬迁。

 

近几年,先后顺利完成了金三河、宁淮东线、金湖二桥、北老街、人民南路、衡阳南路、神舟车业、万亩良田、南水北调、大兴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工程的规划搬迁和拆迁工作,为城市稳步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城市质量安全

 

城市建设领域安全稳定是事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建设环境,在在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大建筑工程质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的质量管理,严格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监督;对经济类工业项目实行提前介入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和办事流程的精简,目前,城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工业项目未发生一起严重质量事故。加强对建筑施工、拆迁拆除、燃气生产经营等易发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安全生产13监控体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近几年,金湖建设领域未曾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一旦发生农民工工资拖欠极其容易影响到社会稳定,为此,在积极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工工资清欠的长效机制,农民工工资进卡发放率是淮安市目前最好的;2010年,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安全保证金达3000万元,有27个施工企业为3721名农民工办理工资卡,2119万元工资进卡发放。促进了金湖县建筑业健康发展。近几年,金湖金建集团、二建公司、建设公司等建筑企业巩固发展了北京、上海、大庆、新疆等5个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和蒙古、科威特、新加坡、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白俄罗斯等5个国外市场,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0亿元左右,输出劳务1.25万人,出国出境1000多人。

 

四、城市房地产业、城市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重视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为不同收入群体提供购房需求,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

 

1、房地产业欣欣向荣

 

县城区房地产业发展前所未有,常驻金湖县城的房地产业开发商达40多家,每年房屋开工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到2010年,全县住房总面积达117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31平方米。建成了龙港花园二、三期工程、丽水天景、书香华庭、金浦、金都花园、都市华城、阳光星城、教师公寓、中央公园、上海花园等上规模、上水平住宅小区;正在建设的小区有锦绣华城、兰亭熙园、金石花园、宏源国际、盛世豪庭、墨香苑、橄榄城等。

 

2、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

 

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年年加大,已建成新城公寓、牌楼公寓、凤泽园、富兴花园、水产品批发市场共计4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正在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有森林绿都、金荷花园、万顷良田、金水河、九里、任庄等7个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48.7m2安置房,已交付安置房40万平方米,及时解决拆迁群众和城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在加快推进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性住房建设速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县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状况调查摸底,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实现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的目标,让城市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自2006年以来,向动态管理的482户城区低保、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128万元,对69户城区特困、低保、孤老病残家庭进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供应济适用住房545套。

 

3、城市市场、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为解决市民生活所需、生产所用的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方兴未艾,建设了建材市场、金湖广场、农资农机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虹桥市场、新街口农贸市场、家和国际、桓裕广场、香港城等大型专业市场。

 

公共、公益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提升了城市建筑品位,先后建设了法院大楼、检察院大楼、国土大楼、地税大楼、交通大楼、人防指挥中心、新金湖大厦、宏源国际、金湖国际、规划展示馆等10大标志性精品建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精彩图片
 

金湖网 网住你的精彩
关于ijinhu.com|苏ICP备19043831号